遭受iPad强力冲击、第一季度预亏4800万元、深陷“高管套现”风波后,刘迎建对媒体退避三舍了。
“你根本找不到他,更别提采访了。”业内朋友告诫我。
确实,电子书前景迷茫。刘的心里是苦闷,还是自信?汉王是要转向,还是更加坚定?心中的种种疑问,更激发了我要采访刘迎建的决心。
掌握资料后,联系汉王的公关部,对方告知刘已经出国,现在不能接受采访。
正面采访被委婉地给拒绝了,只能迂回作战,我打听了所有认识的朋友,寻找可能采访刘迎建的机会。“不是他排斥媒体,确实是非常时期,不方便露面。”大家都这么说。
正当我近乎绝望时,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最新行程:在南开大学用完午餐后,我们将紧急赶往北京与汉王科技(002362)刘迎建董事长座谈。诸位关心或者关注汉王的朋友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需要转告的尽管留言或者私信”。
这真是老天爷的眷顾,斡旋到今天,对话刘迎建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完成采访任务的意义,无论他是汉王的董事长,还是技术管理专家,在我面前,他就是一位58岁的普通人,在遇到产业瓶颈时,他要怎么去应对和处理?
跟李易的交锋是一番死缠烂打,我请求参与座谈,但确实不能实现,在我已经完全投入工作,忘记礼节和情理之时,我对李易说:“我知道我很失礼了,不过我真的希望您能在与刘迎建座谈后,接受我的采访。”
经过了一天多的沟通,我说服了李易。晚上九点半,我们面对面,相谈甚欢,作为业内知名专家,李对汉王以及电子书的未来做出了精彩点评,为我的行文提供了很多思路。采访进行了1小时40分钟,最后,我请李易帮忙,约访刘迎建。
几天之后,得到刘迎建接受我的采访的消息,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这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无关任务,无关报道。从可能性几乎为零的采访机会,到在敏感时期与刘迎建的面对面,我心中更坚定了记者要坚持不懈、深入一线的原则。
之后的采访就进行得顺理成章了,刘大叔侃侃而谈100分钟。
采访结束,文章结束。想起死缠李易那天晚上将近12点,李易的微博上又出现了一条信息:“哎,没想到,伟大的工信部主管的《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记者妹妹们也如此拼命三娘。半小时前结束对话,她们对刘迎建大叔的关心让我感到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