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从2007年3月到现在,天地华宇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德瑞克:我觉得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磨合,像两个男女走到一起,前面更多是非常粗浅的了解,两个人真正走在一起,生活习惯、理念、做事风格,这些方面都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第二个阶段就是认同。如果非得说到第三个阶段的话,要有一个大家奔着去的目标和理念,只有认同了这种管理理念,包括投资于人的理念,才能往前走,如果不认同、不理解,只能另找一个能适合TA的梦想。
《21世纪》:TNT收购华宇,整合成功的关键点是什么?
德瑞克:我觉得还是文化,大家认同这个企业的价值。并购不单纯是为企业盈利,也是为员工。我觉得很多外资企业对中国人的尊重和理解做得不够。天地华宇几任老总都是中国人,我觉得中国人经营这种企业,对企业的发展还是有非常大的好处。
《21世纪》:并购之后,您选派很多华宇管理人员去TNT总部参观,欧洲之行给了他们哪些感受?
德瑞克:很多人觉得比较震撼,第一次意识到物流还可以这样做。可能二十年前欧洲也是像现在的中国一样,但我们相信用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能够达到欧洲的水平。很多华宇的同事到了欧洲才知道TNT有多强大,TNT在欧洲确实不用打广告,它比较成熟,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占有率。
除此之外,当初华宇管理的计划性跟TNT还有一定差距。比方说,一个TNT的同事问当时的一个区域总经理,“你下个月这个时间干什么”,总经理回答,“我明天干什么都难说,怎么知道一个月以后的安排?”我们跟他约一个月后的见面时间,他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等一个月以后。我们还要求管理层养成看邮件的习惯,而不是只打电话,这些对很多华宇同事都是一些挑战。不过,后来他们告诉我慢慢理解了这样做的必要性。没有计划性的话,对企业的管理成本是很大的浪费,在员工管理方面也会有很多的压力。
《21世纪》:这几年天地华宇一直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但员工流失并不多,这是怎样实现的?
德瑞克:并购前后,我们的流失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行业本身流失率较高,我们整体表现要好一些。在流失的人里面,有一些人不适应新公司的管理文化,还有人不适应新的绩效管理,觉得无法胜任离开了。
我觉得,一个企业要尊重真正在基层的员工,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非常专业的员工,比如说财务人员、网络规划人员、运作管理人员、商务政策制订人员,但更需要尽责的基层运作人员。这些人也许并不需要特别高的学历,但更需要责任心,有很好的敬业精神,有一些扎实的职业技能。管理好这些人员才能成功的。
在物流行业,并不是说每个企业的员工都受过高等教育,百分之七十的人在行业中其实都是基层员工,我们除了制定人才战略,引进大学生、专业人才之外,要给这些基层员工良好的经济待遇,确保这些人尽职尽责。没有这些基层员工,投资再多也没用。
收购之后,天地华宇大量引进了一些新的大中专和本科毕业生。原来这个行业大中专毕业生比较少,都是一些原有国企员工甚至民工。提升客户体验,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这个行业缺乏这些人才,我们就定了一个策略,大幅度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目前为止,大中专毕业生占整体18000名员工的比例达到了27%。
《21世纪》:以前华宇是公路运输的领先者,并购之后,天地华宇的品牌定位是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德瑞克:对。原来华宇是全国大的私营零担物流公司,大家认为它很“大”,但是不够强,主要是由于它的规范化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次,华宇过去竞争的方式可能更多以低价取胜。我们认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欠缺。
尽管在零担市场供给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发展比较快,但是将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高,持续原来的发展道路肯定是无法持续的。所以天地华宇必须要做一个转型,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