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和纸制品业是衢州市的重点行业,为了解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近期,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走访了龙游县金龙纸业有限公司、浙江道明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造纸和纸制品业制造企业。调研显示:受原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纸制品价格波动剧烈,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利润被压缩,经营扩张有所放缓,再加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纸制品制造企业生存压力加剧。
一、造纸和纸制品业价格走势分析
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衢州市造纸和纸制品业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其中,2019年4月环比下跌1.7%,同比下跌10.3%。从同比情况来看,从2018年9月开始至2019年4月,造纸和纸制品业出厂价格同比已连续8个月下跌(见图1)。
图1 2018以来各月衢州造纸和纸制品业出厂价格指数
二、造纸企业和纸制品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1、造纸企业:受原材料废纸价格波动剧烈影响,上游造纸企业利润遭挤压,企业生存压力加剧。废纸作为造纸企业重要的原材料,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较高,以金龙纸业为例,所占比重高达78.6%。今年废纸的收购价格波动明显,1-2月价格大涨,3-4月价格有所下行,后续价格又有所回升,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使企业不能准确把握价格周期,一旦价格下跌而产能恰好过多的时候,造纸企业就会被套。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金龙纸业的出厂价格上涨时涨幅会低于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5个百分点左右,下跌时跌幅会高于原料购进价格的跌幅5个百分点左右,利润被严重压缩。
2、纸制品企业:由于产业链上游的价格变化往往会传导到下游企业生产中,因此下游企业对于行业价格的波动更为敏感,下游纸制品制造企业承受了更多的成本上升压力。以浙江道明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原材料购进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7.73%,是企业所有成本费用中占比高的部分。2018年12月-2019年3月,原材料瓦楞原纸价格有所上涨,道明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下游生产企业,一方面要承受上游企业提高原材料出厂价格,影响企业资金流运转,加大运行成本;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产品提价后对市场份额、订单量和客户接受程度的影响。为保持市场份额和客户,企业会主动压缩利润,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
三、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面临的困难
1、废纸等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受国家限制废纸进口政策影响,国外废纸短缺,大型纸厂紧急掉头抢国废,进一步挤占中小纸厂国废购进渠道。中小纸厂原本就减少或失去进口废纸额度,在原料缺口恐慌心理影响下,国废需求量不断飙涨,市场供应紧缺,导致国废价格上涨。同时,在当前情况下,多数废纸收购商对进口废纸减少的预期强烈,看好后期价格,投机心态明显,大量的回收商降慢出货节奏,乘势囤货炒作,进一步抬升废纸价格。
2、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据了解,尽管落后产能的淘汰进度正在加速,但2019年1-5月各纸厂产能都有比较大的提升,如离型纸市场多家企业上线了新的设备,高产能扩充为原来的3倍以上。一旦需求难以跟上,各纸厂在目前库存偏高的情况下容易打“价格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挤压纸厂利润空间。
3、企业议价能力较弱。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受企业议价能力影响,造纸和纸制品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竞争激烈,企业以压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在供需情况发生变化时,造纸和纸制品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大幅变动。
4、用工难、用工贵问题突出。随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劳动力的相对紧缺,企业用工成本不断看涨。由于造纸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种技术含量低,流动性大。目前造纸企业招工困难,很多年轻人宁愿去从事服务行业也不愿意进工厂打工。为了补充“新鲜血液”和更好地留住工人,企业只能提升薪酬,但这也同时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四、相关意见建议
1、建立规范的国内废纸采购渠道。在目前木材和非木材纤维原料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抓好废纸资源回收和利用,建立造纸厂和回收企业之间的诚信以及公平公正的交易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内废纸回收体系,有力推动废纸回收利用行业的规范与整合,推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加大国产废纸回收力度以提高数量,强化国内废纸分类以提高质量,实现废纸回收利用行业的绿色发展。
2、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监督管理。在当前纸类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加强对固体废物进口、运输、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要监督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囤货居奇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营造理性的市场交易行为氛围。
3、加快技术升级,实现差异化竞争。企业应加大科研力度,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造,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物耗,改善产品的品质,积极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从大多数产品中脱颖而出,寻找到新“蓝海”,从而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4、搭建平台,努力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依托现有资源打造现场招聘平台,定期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为企业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提供便利;利用现代化技术打造网络招聘平台,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招工专题片等各类招聘信息,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活动;强化人力资源供给基地建设,建立衔接人才开发储备的平台,将区域内的职业培训学校纳入人力资源供给基地,依托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校企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