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造纸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并不断探索,作者及所在机构站在行业外为造纸行业出谋划策,我们首先应该表示感谢,中国造纸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的关注,也需要更多有识之士来出谋划策。
但是从文章看,作者提出观点的论据多来自网络信息,作者本身对造纸行业并不了解,也没有实地的调研或者采访,也或者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作者提出的观点,与当前国家的环保政策并不相一致,对当下中国造纸行业的发展也不适用。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讲话中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他强调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造纸产业,特别是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制浆过程简约,而且能耗低、污染少,是典型的循环、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行业,研究生态环境的学者把“废纸”称为“城市森林”。
废纸既是“森林”,自然就不会是“垃圾”。而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洋废纸……是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必须攻克的后堡垒。”显然是把进口废纸、固体废物与洋垃圾几个概念混淆了。
笔者查阅了海关总署近几年发布的几项重要文件,作为海关的检验机构,对进口产品是否为固体废物的判定首先考虑的是检验标准和依据,GB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是现在固废鉴别的唯一标准。该标准是2017年才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视作法规,强制执行。从标准来看,目前进口废纸确实还属于固体废物(废纸作为资源与废物是否有区别,此处暂且不论),但是在2013年1月31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海关总署关于加强进口固体废物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的通知》,将“固体废物”定义为国家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可以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洋垃圾”的定义则是在《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所列境外产生的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工业矿渣、旧服装、建筑垃圾等。显然,固体废物不等于洋垃圾。属于固体废物的进口废纸,也就不会是洋垃圾。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废纸与已经被完全禁止进口的废塑料、废钢材不同,是目前污染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造纸原料,对于缺乏原生浆的我国来说,废纸资源是我国成为造纸业强国的坚实基础。
根据新发布的《中国造纸工业2018年度报告》,2018年我国共消费废纸浆5474万吨,占全部纸浆消耗总量的58%,其中用进口废纸制浆占16%、用国产废纸制浆占42%。全国造纸产量排名前30位的企业,19家企业里都有生产线用到废纸造纸。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废纸是我国造纸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而占到16%比例的进口废纸是除了国产废纸、进口木浆外,我国造纸的第三大原料来源,是第四大原料来源国产木浆和第五大原料来源非木浆(苇浆、蔗渣浆、竹浆、稻麦草浆等等)之和。
为什么造纸行业内不提倡现阶段贸然将进口废纸全部取消呢?
首先来说,这对减少洋垃圾进口并没有实际意义。前文提到了,进口废纸本身不是洋垃圾,而且现在进口废纸的含杂率已经降到了0.5%以下,也是理论上废纸可能的低含杂率,尤其是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外、国内两道严格检查后,随进口废纸进入国内其他杂质的数量已经微乎其微。即使有极少量可能带入的杂质,通过国内造纸企业在生产工艺、废渣利用等环节的创新与投入,已经可以实现资源的大化利用,固体废物的零排放在某些企业已经达到。
其次,我国造纸行业长期面临纤维原料短缺的现实,国内生产原生木浆的数量不足,增长空间有限,国内可回收使用废纸的利用率已经接近极限,非木浆虽然有发展前景,但是短期内还面临规模化生产与环保的技术难题,增量不会很快。因此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纤维原料来支撑行业的发展,这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还增加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据中国造纸协会年度报告,2018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0435万吨,较上年减少了6.24%,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造纸行业产量下降快的一年,这里面有国内宏观大环境的影响,而进口废纸量的大幅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也给上下游的回收、装备、化工、包装、印刷、物流等多个相关行业带来了影响。
从2012年起,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造纸行业的发展也一直紧随国家这一方针,用转型升级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如果没有“稳定”的原料供应,行业的“前进”就没有了保障。对于引起争议的文章,提出“丢掉洋拐棍”后,造纸行业才能“行稳致远”,既是对国家环保政策的片面和错误理解,也是对造纸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