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平说,新闻出版工作包含的各方面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新闻出版工作为党的建设和不断地发展壮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早在1915年,陈独秀就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1920年,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我想这些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出版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规模大、覆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绿色低碳环保的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
从1978年到2010年的30年,我国的图书产品增加了20倍,报纸期刊产品增加了近10倍,印刷业总产值增加100倍,出版由书荒变成书海,新闻变得更加丰富,传媒变得更加多样,图书、报刊、报纸出版物总量逐年增长,30年出版总和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
“十一五”的5年,新闻出版业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我们不仅完成了“十一五”时期所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很多方面都超额完成任务。比如说,“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但实际已经增长了12.3%,我们5年累计出版图书338亿册,这个数字是“十五”的两倍,电子出版物的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三位,与十五时期末相比,我们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均翻了一番,印刷业翻了两番。
版权贸易的引进和输出比,从2005年的7.2比1缩小到2010年的2.9比1,2010年新闻总产出达到1.2万亿人民币,增加值占到国家文化核心层60%以上。这些都表明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出版大国。在我们国家,新闻出版业不仅是新闻文化的主要阵地,也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积极方式增长转变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闻出版业之所以有了这样飞速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得益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重大突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这些年的成效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打造市场主体,经营性的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是咱们改革的核心任务。到目前为止,全国1051家非数字报刊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全国581家出版当中,除少数公益性出版单位和部队出版单位之外,包括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都转制为企业,成为了市场主体。
二是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和打造新闻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们在完成转制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引导新闻出版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适时联合重组。我们支持新闻出版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目前各类新闻出版企业120多家,已有45家新闻出版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
三是实施系列惠民工程,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打造精品力作的重点出版工程,服务农民的农家书屋工程,满足少数民族群众阅读需求的民文出版工程,提升国民数字全民阅读工程,净化市场环境的文化环保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其中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已经达到60多亿元,目前建成各类农家书屋超过39万家,惠及了几亿农民群众。
四是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出版发行领域。我们一方面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和外资全面进入政策允许的,比如说印刷、复制、发行和新媒体等制作领悟。同时也鼓励非公有文化工作室有效参与出版策划和出版读物。
五是推动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行政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总署率先实行了四分开,进行了行政审批集中受理、集中办理的工作,目前新闻出版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的发展规划,提出新闻出版业各项指标。
到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末,全行业实现总产值达到29400亿,实现增加值达8440亿元,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通过实施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的战略举措。重点完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以及加强市场转型建设等7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