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段时间原纸价格还在上涨通道中,原纸的这种上涨幅度给纸板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无法承受的成本压力,也给包装行业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包装行业又将进行新一轮的洗牌。目前全国各地因原纸短缺,原纸价格大幅上涨,大量纸板厂因无法采购到生产需要的原纸和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不敢接单。
原纸价格不受控制的五个可能性原因
原纸价格已经不受控了,一天一个价格的现象在行业内频现。卓创资讯造纸行业分析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纸业调价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1、环保压力加大,助推造纸企业限产,库存锐减,甚至出现“纸荒“现象。
河南亨利被限产50%,山东临沂被限产120天等等,一系列去产能、限产政策、环保标准的严格化等的施压,导致供给收缩明显、有效消化了库存压力,甚至出现“纸荒”现象,许多造纸厂可堆放几十万吨的原纸仓库空空荡荡。
2、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扬,助推纸业成本上升。
煤炭燃油以及纸浆价格、废纸价格上涨等,导致了原纸生产厂家直接生产成本上升。
3、节假日、大型电商促销活动等扎堆儿,下游需求旺盛。
每年9月至10月均是纸业传统旺季,11月和12月的双十一和双十二,电商对纸箱等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市场供需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原本就货源紧缺的原纸厂,有充分的提价理由。
4、废纸原材料供应减少
有媒体调查了解到,中国很多造纸企业废纸存量严重不足,少数企业仅有两三天的用量。对于该现象的原因,有不少同行认为是进口废纸配额减少所致。但网上资料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废纸同比仅仅下降了3.4%。考虑到啤酒、快餐面、香烟等快消品的不景气、制造业的撤离和纸媒的式微,3.4%的下滑符合预期。
虽然可以排除进口配额减少,但有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重大问题,即国内废纸的流失。08年后,中国出现了长达几年的人民币外升内贬,导致进口废纸相对低廉,但国产废纸却因为场地租金、人工成本、价格低下等原因,导致无人愿意从事废纸回收工作。邮政部门有统计称快递纸箱回收率仅20%,与欧美85%以上的回收率相距甚远。
因此,当十月份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加强,龙头纸业转而寻求国产废纸时,却发现无纸可用,就造成了造纸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5、运输成本上涨
由于前些年工业原纸利润低下,行业对运输成本已经非常敏感,送货车超载现象普遍。从9月21日开始的“严治超令”,迅速打破了这一平衡,令运输成本大幅上涨。据统计,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受东莞水乡片区去产能的影响,有500万吨的产能退出。过去两年,每月大概有30万吨原纸从外省购入以弥补珠三角产能不足。而运输成本的突然上涨,导致外省购进原纸锐减到10万吨,从而造成供应紧张。
涨价潮促进包装行业转型升级
原纸涨价使成本进一步提高,部分无法把成本压力通过别的途径消化掉的企业,或是经营不善的企业,将以破产、转产等方式陆续退出市场,把市场让位给有竞争力或发展潜力的企业,终实现优胜劣汰、重新整合行业资源,这就是市场洗牌。
另一方面,企业迫于压力将增强创新能力,重品牌和质量、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从长远看,低价竞争将成过去时,产品创牌、工艺创新、管理转型是纸包装行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原纸涨价只不过把这个阶段提前罢了。
应对原纸涨价的方法
其实,2007年、2008年,纸箱厂也经历过一次原纸涨价潮,当时的纸箱厂一方面面临原纸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还要承受终端用户压低纸箱价格。从八年前纸箱厂的应对原纸涨价的方法中,我们或许可以吸取一些经验,纸箱厂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嫁”
纸箱企业的产品(二级厂的纸板、三级厂的瓦楞纸箱)也随原纸的涨价而涨价,把涨价所带来的危机再转嫁出去。
2、“曲线自救”
①建立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成本系统上全面和充分地识别、确定和消除提高成本因素,从而降低成本。原纸涨价就属于提高成本的外部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体系活动消除企业内部的提高成本因素,如人、财、物的浪费等,以此来补偿原纸涨价成本。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能使纸箱企业收益终生,但需要较长的时间。
②改变采购方式
纸箱厂应坚持“就近采购”的原则,尽量缩小采购半径,以节省物流成本。或者实行“躲峰采购”,也就是在下一次涨价前多购进,避开价格高峰。但企业应考虑平衡好存货成本和涨价成本的关系。
③寻求新的供应渠道
如果原材料价格有增无减,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纸箱厂可以考虑寻求新的供应渠道,寻求处理积压产品(同类材料)的供方,有条件的企业必要时也可考虑实施国际采购等。
④减少废品损失
材料越金贵,越不能干废。纸箱厂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良品率,减少废品损失,节省质量成本,也能抵消一部分涨价因素。但提高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减少不合格品(包括废品)是有限的,也是有难度的。
⑤增强员工成本意识
纸箱厂应强化员工成本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都能够理解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各种困难,增强注意节省和控制成本和费用的意识,并在思想上建立全新的成本理念,让员工都知道如何同企业共渡难关和为实现企业目标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