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制定并印发《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之后,国内应急产业的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多个省份接连发布各自地区应急产业的相关指导意见。而与应急产业密切相关的安全防护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多省市发布应急产业实施意见
2015年11月,河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河南省应急产业的发展重点是,优先发展信息安全、军民融合等5大优势领域,加快发展航空应急、家庭应急、应急服务等7大潜力领域。此外,河南省还将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应急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园,同时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加快推行巨灾保险。
同年11月,天津市发布《关于加快我市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天津市将推动“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4大应急产业领域发展。特别是在预防防护方面,将发展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避险、特殊工种保护、家用应急防护等产品。此外,还将发展消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工程抢险、反恐防爆处置等产品。
今年6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3~5个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广东智造”应急产品,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应急产业体系。在个体防护方面,将重点发展家用应急防护和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等产品;设备防护设施方面,将重点发展火灾防护、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人脸检索以及多通道视频监控等重要基础设施风险识别和防御等产品。
今年8月,湖北省政府发布《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1~2个国家级应急产业综合和专业示范基地;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湖北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将应急产业纳入湖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等重点培育计划。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应急产品和服务,在有关投资、科研等计划中给予支持。
今年8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意见锁定了4大重点领域和9大重点任务。4大重点领域即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展预防防护类应急产品,提高个体和重要设施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发展处置救援类应急产品,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专业性;催生应急服务新业态,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9大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应急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等。
五项举措加快应急与安防产业对接
当前,国内应急产业的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逐步成为国家鼓励发展产业,应急服务业态同样发展迅速,企业开发应急产品热情也在不断高涨。然而,国内应急产业刚刚起步,存在着应急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不足、居民防灾意识不高等问题。对此,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针对国内安全防护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家应急产业管理办法,对加快应急产业与安防产业的对接提出5项发展任务。
一是着力壮大应急产业规模。一方面,要以不断增长的公共安全新要求为牵引,完善矿山、高层建筑、学校等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另一方面,加强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保险业相结合,将保险纳入航空应急救援、医疗紧急救援等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
二是着力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积极论证若干应急产业重点专项,并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中,引导国内安全防护用生产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力度推动应急产业领域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应急产业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进而推动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技术装备投入使用。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国防科技、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在应急产业中的应用,推动军民融合。
三是着力推进应急产业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救援、防灾减灾等应急服务发展,推动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采取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引导应急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安防企业集团,加快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四是着力加强应急产业国际合作。探索将应急产业及安防重点领域纳入现有双边和多边政府间合作机制,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引导更多应急产业创新成果在我国实现产业化。鼓励安防企业以高端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支持中国应急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重大灾害救援,提升我国在国际应急救援中的影响力。
五是着力夯实应急产业管理基础。制定应急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加快建立应急产业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行业新情况。健全消防器材等应急产业重点行业管理,制定企业规范条件。加快筹备应急产业协会、联盟等社团组织,支持建设若干高水平的行业智库。同时加强指导全国性应急产业展示交流,搭建应急产品和服务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