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专业市场迅速崛起,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山东临沂批发市场、郑州二七路日化批发市场等,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对传统的专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经济环境下,传统专业市场是坚持原有经营思路还是主动转变,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传统实体专业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网络营销已是大势所趋
一部智能手机走天下,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鲜明的特征,地铁上、公交上、火车上,随处可见低头族,他们或看新闻、视频、小说、听歌,或聊天、语音通话、网上学习与办公,这就是移动互联的时代,移动终端已成为重要的传播平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身边一件事 ,天下人全知,这对企业来讲,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可快速塑造品牌也能很快毁掉一个品牌。
微信营销、微博营销、关键词推广、邮件营销、社区论坛营销等等几十种不同的营销手段被企业用于网络营销, 海底捞、背书包、杜雷斯成为新媒体营销的佼佼者,成为众多企业模仿的对象。企业设立多个微信、微博账号开展新媒体营销,其他网络营销手段或多或少地在运用,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环节,相比之下,企业在传统媒体上的投入逐年减少。
网络营销不仅有网络宣传,还有网上销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商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网络购物成为一种趋势,双11已成为一个全民网上购物的狂欢节。淘宝一天销售五百多亿,创造网络销售新神话;阿里一年销售超万亿,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加上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乐蜂网等电商平台,国内网络零售额已达3万亿,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很多传统企业都主动调整,加强网络宣传,尝试网上销售,在淘宝、天猫或其他电商平台开旗舰店,甚至有些企业自建电商网站。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年销售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网络淘品牌,如韩都衣舍、裂帛、绿盒子、三只松鼠等等,形成了传统品牌和网络淘品牌的网上对决局面。
企业在线上进行网络营销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企业不能仅仅是看到网络的销售作用,还应该看到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企业宣传,扩宽网站的营销渠道,挖掘到更多的用户等等,这样企业在进行建站之后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站进行网络营销。
传统专业市场亟待转型
经历了20多年的繁荣发展之后,专业市场持续多年的迅猛发展势头已大大减缓,市场辐射范围缩小,市场年成交额增长速度放慢,市场摊位出租率下降,“空壳市场”和“半空壳市场”日益增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特别是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专业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困境”。
当然专业市场发展受困,也受到城市化进程和市场自身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郊区市场变城区市场
经济发展,城市不断扩容,原来建在郊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市场变成了城区市场。土地成本逐年上升,人工及服务等综合管理成本的上涨使得房租上涨,无形中加大了商户的压力;专业市场的繁荣造就了一批新市场及细分市场的出现,竞争更加激烈,即使在同一市场也存在同类产品间的竞争,互联网对传统实体专业市场的冲击更大,销售量和产品利润双双下降;同时专业市场自身的设计及市场所带来人气,影响到周边的交通和环境,成为政府调整的重点。
2、交通拥堵“老大难”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但不少传统的专业市场位于城市中心地段,渐渐成为市区交通拥堵的“死结”,堵车情况每日可见,路过的司机备受煎熬,一到下雨天更是只能像蜗牛一样蠕动。出租车司机也都不愿意往专业市场扎堆的地方开。
以某电子产品集散地为例,周围路段塞车已是家常便饭, 据了解,这里汇集了电子产品、服装等传统专业市场,因为停车位一直不足,很多人直接把车辆停在路边,白天几乎就没有不塞车的时候,“人多、货多、车多”造成的交通混乱让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
与之类似的还有另一个服装城,所处地段更是成为社会车辆“自觉避免驶入路段”之一,白天的持续拥堵已成为这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乱摆乱卖情形较普遍,许多货车只能在吵骂声中指挥交通驶入市场,特别是在节假日,城管一天驱赶四五次也于事无补,只能发出“能赶多少是多少”的无奈声。
除了交通拥堵,专业市场的“住改仓”、“住改商”问题导致严重的消防隐患。据观察,传统专业市场仍然是门店和仓库放在一块儿,还会有商家租用民居既住人又存放货物,这使得消防隐患不小,再加上占道经营往往造成消防通道堵塞,火灾威胁更重。
3、市场环境脏乱 购物体验差
传统专业市场在市场环境、产品陈列及柜台形象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远不及超市、商场、购物广场的市场环境。传统专业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超高占道问题严重,沿街商铺产品占用人行道;市场内的商铺,产品、纸箱、凳子、推车工具等随便乱放,占用市场通道,影响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购买;二是产品陈列凌乱,市场没有明确的陈列标准,也很难制定出有效的标准,因为市场的性质以及产品本身的情况,即使有陈列标准也难以执行到位,所以产品陈列凌乱,美观度差;三是广告风格迥异,降低了市场的档次,传统专业市场在广告宣传上一般缺少整体规划设计,前瞻性和系统性不足,每次总是修修补补,加上商户的配合度差,市场广告形象难以统一,影响到整体效果;四是服务水平一般,传统专业市场特别是中小型市场,大多属于创业型或草根型商户,很多都是夫妻老婆店,真正公司化运营的商户并不多,有一定的经验但在方案设计及综合服务能力上欠缺。
传统专业市场特别是五金机电、钢材建材等市场在规划设计上考虑更多的是交通、物流、配套及产品种类,在购物环境及购物体验方面考虑不足,由于五金机电、建材家居市场规模大,分布广,寻找、购买产品都不容易,市场一圈下来,就会觉得累,如果夏冬季节,要么被炎日爆晒、雨水侵袭,要么被寒风、雨雪吹袭;服装市场购物环境稍好,但通道狭窄拥挤,店面形象不好,与现代商场的购物环境还是有很大差距。
4、市容混乱待整改
传统专业市场的软硬件问题不仅有拥堵和消防隐患,同时也影响到周边的卫生和治安情况,造成市容混乱。如占道经营、“野鸡车”横行严重影响街道形象。
个别传统专业市场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沿街分布着大大小小众多的商铺,这些商家往往不仅在店内布置样品,还把商品摆到了人行道上。原本通道就窄,占道经营让狭窄的通道再缩一半,行人不得不与车抢道。“野鸡车”常常占据了整整一条车道,与横行无忌的手推车相互穿行,扰乱了附近的整个交通。
5、市场建筑设计不符合城市发展
传统专业市场特别是五金机电、建材家居及服装类市场的建筑一般都是低楼层、低容积、大面积的建筑布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单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建筑风格不符合城市发展,搬迁成为这类市场的一大难题。
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内忧外患倒逼升级转型
传统专业市场近年来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集中性优势难再发挥,外销缩水成为首要难题。有业内人士透露,去年某皮具专业市场整体订单下降20%,不少工厂业绩下滑,很多厂商选择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厂。一方面,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外销订单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人力、租金和渠道等成本上升,专业市场的空间日渐狭窄,升级转型势在必行。
探索升级转型方式
为改变老式专业市场“小、乱、差”的印象,初步的方法是规范整治,全面清理经营、仓储和住宿“三合一”现象,提升整体环境和服务措施。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实现有效升级。
更彻底的做法是搬迁关闭低端市场,结合消防安全整治、城市拆迁计划、市政路网建设和交通管制等诸多因素,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禁在中心城区新建和开办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要想实现这一点,相关部门能否从“定位”、“规划”和“配套”着手保留市场原有人气是关键。
传统专业市场因为条件限制,管理混乱是常见问题。于是,实现跨行业整合的大型主题商城应运而生,“专业市场经营、购物中心管理”成为升级转型的新模式。主题商城集休闲、购物、零售、批发、展贸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大力打造企业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等众多设施,为入驻商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注重与商户的互动是该经营模式的创新理念。商城与商户会加强互动沟通,定期组织推广活动,实现购销对接。
而面对电商来势汹汹的压力,许多传统专业市场纷纷试水“电商”。先是某某服装市场与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商派合作试行网购,后是友谊国际时装城牵手国内大网上服装批发市场,定位只做批发裤子的“友谊裤都”电商实体服装城,“触网触电”步伐越来越快。
阻力不小、困难很大
传统市场在国内外已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可能因为转移而丧失,商户也往往因担忧这一点而抵制政府的搬迁计划。比如当年传出某水产市场要搬迁的消息,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后搬迁不了了之。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少,业界的担忧情绪也始终存在。
以电商为导向的转型之路亦困难不少。大家都知道电商的重要性,但对要怎么做还是糊里糊涂。除了运用不熟练和技术欠缺,具体思路欠明晰才是主要的问题。大家你追我赶往电商的大路上走,但大多沿袭做平台的模式,与现有的强势电商平台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传统专业市场成功转型升级之路
模式一:从交易平台到服务平台——广州海印缤缤广场
在众多专业市场中,一些积极进取的专业市场已主动推动升级转型,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广州市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先庆教授表示:“作为示范性专业市场之一,海印缤缤广场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心城区老牌专业市场‘就地’转型升级的模式,成为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本。”据报道,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海印缤缤广场视察时,也对海印缤缤广场转型升级的模式表示肯定。
据悉,海印集团旗下的缤缤广场在硬件方面,持续提升形象和改造环境,5-8层的高档写字楼吸引了众多优质品牌落户,符合国际标准的时装发布厅则为时装设计发布提供了优秀平台。软件方面,着重于构建品牌服务能力,努力提升产业链服务能力。目前已进驻一大批中外知名品牌和内地、港台地区顶级设计大师,每年1月和7月举办的“海印缤缤广场时装季”高级成衣流行发布暨订货会,大大促进了购销对接。
据了解,目前海印缤缤广场共有服装经营店铺500余家,经营商户超400家,商户自有品牌或代理品牌数量达到了800个,在全部经营商家中占到了80%-90%。
广场帮助商户从简单加工延伸至品牌、设计、供应链等环节,从出租商铺到创造商机,得到了商户的认可和支持,合作关系日益紧密,租金收入也稳定增长,这样的互利共赢局面正是传统专业市场所欠缺的要点。
而实现物流与商流的有效分离,则是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升级转型所探讨的首要问题,海印缤纷广场定位高端化,通过选择品牌厂商和大型代理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从交易平台到服务平台的转变。
模式二:从专业电子产品市场到新型电子产品综合体——昆山赛格
据了解,昆山赛格电子市场是由深圳赛格集团直接运营管理的全国第16家电子产品专业市场,是赛格集团在华东规模大的新型电子产品综合体,配有商务办公大楼及公寓楼,立体互通的停车楼、独立的仓储,以“五星级现代商场”的标准来打造集电子产品交易、仓储物流、餐饮酒店、银行服务、办公生活设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产品涵盖电子元器件、气动产品、五金电子工具、仪器仪表、防静电安防、LED光电产品、汽车电子、IT数码等十几大类十几万种产品,能够满足采购者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业内认为,传统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相比于传统专业市场,昆山赛格电子市场的规划兼具传统和现代销售办法、管理有序、设施先进、交通便利,是升级转型的示范性市场。
据悉,昆山赛格坐落在江苏的“东大门”——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坐拥江苏昆山众多制造企业,无缝对接上海“西大门”——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地处电子产品黄金交易链核心位置,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上海绕城高速公路零距离对接;距上海虹桥火车站仅20公里;沪宁高铁花桥站、安亭站及京沪高铁昆山站、上海虹桥站近在咫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20公里;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80公里;上海轨交11号线兆丰路站直通赛格北广场。以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服务江苏、对接上海,辐射华东及全国的企事业单位及家庭。
为了适应电子行业及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2014昆山赛格主动调整市场业态,提高门槛和标准,实现市场业态和商户的整体提升,同时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整治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整体服务水平。增加电子行业新业态、新产品,例如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机械自动化、机器人等;利用调整空出的空间,成立创客中心,吸纳互联网、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型企业和单位入驻。加大网络宣传,建设电子产品导购网站,强化购物体验,实现线上寻找、交流,线下交易的O2O销售新模式。
据了解,目前昆山赛格电子市场共有经营店铺1000多个,经营商户超600家,大部分商户都已在昆山赛格经营了五年,事业也获得较大的发展,商户小车从十多辆增长到300多辆,同时市场也迎来了两三百个“赛格宝宝”。
大多数在市区的传统专业市场往往会给周围带来交通堵塞、卫生、治安和消防问题,而升级转型后的昆山赛格将实现大程度的多方共赢,各级政府、社会公众、采购商家和合作伙伴都将受益深远。
模式三:从电子产品一条街到创业投资聚集地——北京中关村
在北京,几乎所有电脑数码爱好者都不止一次到过鼎好、e世界、海龙等中关村电子卖场海淘。
2009年以前,中关村西区三大卖场不仅商铺林立,楼上的写字间也基本被经销电脑、手机、摄像机等电子产品的商户占据。由于商户众多、市场饱和,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造成了中关村地区电子市场的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下降、投诉众多;另一方面电子市场带来的巨大客流也对周边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曾有顾客向我反映,到鼎好购物,感觉环境顶不好。”鼎好负责人那书元坦言,伴随着巨大的客流量,中关村电子卖场周围一度鱼龙混杂,不仅给假货、水货和非法出版物销售商带来了商机,卫生环境和治安环境也令人堪忧。
2009年,中关村开始了大规模的业态调整,通过建立业态工作组织、调整、监管机制,促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加强引导、严格准入,通过多渠道实现西区业态的整体提升。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发展,逐步调整传统商贸业规模,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如今,“腾笼换凤”的效果显而易见。中关村西区鼓励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得到提升,批发和零售业显著下降。数据显示,2010年中关村西区单位总数7703家,其中法人单位5268家,批发零售业占66%。到2013年底,西区单位总数比2010年增加8.02%,而批发零售业反而下降31.13%,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落户中关村西区的大型科技研发类企业有100多家。以中国技术交易大厦、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中关村金融大厦、中关村PE大厦等楼宇为载体,中关村西区已经聚集了120家科技中介机构和243家金融机构。近三年,在中关村西区新增的3000余家单位中,93%是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金融业等鼓励发展的业态,而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在西区的占比,正以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发展。清华厚德创新谷、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创客空间、海银资本孵化器等创新要素类业态,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北京中关村正从电子产品街转型成为创业投资机构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