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广州第二、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包括规划文本和168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两部分,这意味着每个历史建筑都有了“度身定制”的保护规划。本次保护规划特别提出,要为历史建筑未来多样化的活化利用方式提供最大可能性,工业仓储设施可作为商业服务业使用,也鼓励历史建筑变身养老设施、特色酒店等。
如何保护:主要立面上不得设置广告
第二批历史建筑有80处,以古村祠堂、民居为主,包括了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番禺大岭村的9处民居、古井、坊门、巷门等;还有大学城里的北亭村7处祠堂、民居、街门入选。第三批历史建筑则有88处,包括广州造纸厂的6处工业遗迹、广东省石油公司昌岗路油库、广州市第二棉纺厂旧址、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南楼、广九铁路俱乐部旧址等。
这些历史建筑将如何保护呢?保护规划中提出,根据历史建筑的价值、特色以及完好程度,按一类、二类进行保护,一类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更为严格。
一类历史建筑的价值全面,其临街立面及其他有价值的外立面、主体结构形式、有价值的平面布局、特色材料装饰和部位,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可参照文物进行。
二类历史建筑在保护图则确定的、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等核心价值要素不得改变,除此之外的其他部位,可根据保护和利用的要求适当改变,但不得损害核心价值要素。
此外,保护规划还规定,居住用途的历史建筑人均居住面积低于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或违规改建为“房中房”的,必须进行调整或整改。在户外广告和招牌的设置上,历史建筑被确定为核心价值要素的主要立面上不得设置广告。
烟囱高150米是广纸片区地标
在第三批历史建筑中,广纸旧址有6处工业遗迹入选,其中广纸高耸的大烟囱最为广州市民所熟悉。据悉,广州造纸厂旧址大烟囱位于海珠区广纸路40号内,建于20世纪80年代。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933年,当时主政广东的陈济棠投资1200万大洋从瑞典、捷克购买造纸设备。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更名为广东省营制纸厂、广东省人民政府造纸厂,1950年改称广东造纸厂,1953年被国家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扩建单位,国家投资4700 万元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当年改名为国营广州造纸厂。从此,广州造纸厂成为国内生产新闻纸的重点企业之一。保护规划中指出,该烟囱高150米,是广纸片区乃至工业大道沿线工业区地标。划定的核心保护范围为424平方米,自烟囱本体外拓5米。
规划专家:可对它进行艺术处理
规划要求重点保护烟囱的主体结构;进行非轻微修缮或者涉及外立面的修缮时,设计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具体确定核心价值要素和保护措施。在符合结构、消防等专业管理要求和不损坏历史建筑核心价值要素的前提下,可进行多种功能使用。
规划专家则表示,“广纸大烟囱很有意思,它高高在上,可以作为工业的象征。可以对它保留进行艺术处理,可以安置探照灯作为照明,也可以作为电子广告屏供人欣赏等,赋予其新的功能。”据悉,在上海世博会上,就有人用大烟囱做了一个温度计。据当时资料显示,该温度计高达165米,堪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同时也是全球最高的气象塔。其实它是由上海南市发电厂的一个大烟囱改造而成的,现已成为上海的地标之一